2016年江西成考政治毛概复习笔记十四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二、辨析题  1、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答:(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领导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2)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才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2、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

  二、辨析题

  1、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答:(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领导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2)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才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2、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答:(1)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通信,否定了照搬外国经验的“城市中心论”,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2)这个结论把建立小块红色政权提高到将来夺取全国政权的必由之路的高度,实际上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逐步积蓄革命力量,创造条件夺取中心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

  3、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答:(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农村,而中国城市不能完全控制农村,农村却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奠定了物质基础;

  (2)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

  (3)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和互相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4)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的回旋余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特殊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5)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党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政权,它不仅未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却使各种社会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