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大语课文详解十(5)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香市》  一、作家作品。  作者:茅盾。茅盾生于1896年于1981年逝世,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桐乡县人。他于1916年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进入上海商务编译所,即开始了文学活动。曾任《小说月报》主编,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瞿秋白等致力于推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展。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矛盾的长篇小说《蚀》、《腐蚀》,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

无介绍,但当年的读者一看便知这招牌的含义。

  30年代洋货冲斥市场,严重冲击破害民族工业与农村的自然经济。维系江南地区乡下人生命线的蚕丝也同样难以逃避厄运。于是不得不废弃土种、购养洋蚕种,虽仍无济于事,但这“蚕种改良”正表现了当时农村自然经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征。意味着帝国主义的经济渗透与侵略。这更进一层的暗示,透露了导致江南农村经济破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七、疑难词句。

  (1)我们镇上照例有所谓“香市”

  “香市”:是作者在《故乡杂记》一文中曾解说:“‘香市’就是阴历三月初一起,十五日止的土地庙的‘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乡下人都都来烧香,祈神赐福,——蚕好,趁便逛一下。”

  (2)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