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十一(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背影》 一、作家作品。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朱自清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学、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
(2)作者选取背影作为刻画重心角度独特而情深意切,这篇作品题为《背影》,并且文中也着重描绘了父亲翻越站台买橘子的背影,对于父亲的面貌全篇只字未提,甚至连表情也没怎么描写,与通常正面描写人的肖像、神态与动作不同,显然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视角。作品重点表现父亲的背影,并深深打动了读者,这与作者选择角度、组织材料有重要关系,作者并没有静止地描绘背影,而是通过背影描写,深入的展示了父亲的内心情感,首先抓住了父亲的形体、衣着说明父亲体态肥胖,行动不便,并且又穿着大棉袍更加碍事,以此做为铺垫,在刻意描画父亲翻越站台的动作、姿势,一则解说铁道两侧的月台有一定高度;一则描述父亲的蹒跚,行动不易与努力,父亲的体态、衣着与月台的高度形成反差,在此种铺垫衬托之下,父亲困难爬越之中的努力便越发动人,父亲的爱子深情也就自然的跃然纸上。
(3)本文对以儿子对父亲态度的前后变化来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背影》是朱自清在其父送他北上念书一事的八年后才落笔成章的,文章中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态度的前后态度变化,作者以悔恨自责的笔调,写出当年总觉得自己更聪明,而父亲“说话不漂亮”,“心理暗笑他的迂”,那种内疚、后悔情绪的叙说,正是由于多年后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才油然而生的,作者的悔恨自责体现了他的情感变化,并反衬出对父亲的怀念,另一方面,也侧面衬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作者怀着内疚、自责的思父之情,描述父亲对自己的种种好处,从而使慈父之爱与思父之情交织起来,并且又互为衬托。
(4)作品中人物肖像行动描写的白描手法,本文在记叙父亲送行的全过程时全用白描的手法,作者按照送行过程的先后顺序用朴实的文字主要描写人物肖像
- 相关“2016年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十一(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