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十一(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背影》 一、作家作品。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朱自清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学、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
角度选好后,作者并没有静止的描写背影,而是通过父亲翻越月台的独特背影的生动描写,展现出父亲内心爱子的深情。作者先精实的描写了父亲的形体衣着,说明父亲体态肥胖,行动吃力,并且又穿着大棉袍,更加笨拙碍事。并以此先作铺垫,然后再刻意描模父亲翻越月台时的动作、姿态,用步履蹒跚、探身下去“爬上”月台、“攀着上面”、两脚“上缩”、身子“微倾”,这些真气逼人的描写。把父亲努力爬越的背影推到读者眼前。父亲爱子的深情自然就跃然纸上了。
2、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我对父亲的态度前后有一个变化。开始时因觉得父亲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而不太高兴。后来却被父亲慈爱行为和买橘子时的背影感动的几次流泪。这一侧面烘托手法更加以衬出父亲爱子之情的动人力量。再有,作者两次以悔恨、自责的笔调写出自己当年少不更事,总觉得自己更聪明,而父亲“说话不漂亮”,心理暗笑他的“迂”。这种内疚、悔恨心情的袒露,反衬出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也从另一方面衬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3、结构安排颇具艺术匠心。
文章开头写家境窘迫,结尾写父亲晚境孤苦,前后照应。将整个事件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既流露出旧社会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动荡不安、日渐下降的生活境遇和凄凉心情,又烘托出父子亲情的真挚可贵。
结尾处再次写到“背影”,不仅紧扣题目、回应开头、突出中心,使全文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而且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4、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在“背影”所运用的多种艺术手法中,白描手法最值得称道了。作者记叙父亲送行的全过程都用白描手法。尤其是父亲翻越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更是精彩绝伦的白描。作者不用比喻不加修饰,只是如实的写了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翻越站台时的吃力笨拙的动作,那另人流泪的背影,给读者以身临其境、逼真之感。于质朴中体会到厚实真切的亲情。
六、学习要点。
学习要点:(1)本文通过记叙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表现父子亲情的特点,《背影》一文主要通过记叙父亲送子车站分别一事,展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之情。文章除开头、结尾
- 相关“2016年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十一(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