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成教毕业设计工作程序(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09年01月23日

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各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为使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订本工作程序。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学员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增强学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员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

资料准备、答辩、成绩评定。各单位应提前通知学生答辩时间、地点,要求学生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准备必要的答辩稿和答辩时需展示的图件,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进行答辩。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和学生答辩情况评定论文成绩,成绩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填写毕业答辩记录表。

  4.上报成绩

  各单位根据答辩记录表整理成绩单并上报,由继续教育学院组织教师对成绩进行复审。

  5.工作总结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概况、本届的具体做法及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要求对今后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程序提出新思路、新办法。各单位的总结一份交继续教育学院参考、备案,以共同促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优化、改进;一份由本中心(站)存档,作为检查评估的材料。

  三、指导教师工作程序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认真负责、精心指导,要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目标,要重视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单位辅助指导教师检查、督促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

  教师指导工作程序如下:

  1.指导开题

  指导教师在了解学生所从事工作、个人选题意向后,适当考虑其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具备的专业知识、从事课题研究条件和题目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确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进度、安排等。

  2.检查、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指导教师在学生做课题期间定期检查其进度,了解学生课题研究的进展及各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提醒和纠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对学生完成的论文初稿进行审查、修改,检查其书写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所做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结果或得出的结论是否充分、合理,论文内容是否完整、严谨,论文格式是否规范。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出论文内容存在的错误和疏漏,并提出修改意见;发现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让学生修改、完善。

  3.填写论文评语

  学生的论文经修改、完善后装订成册,上交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审核并填写评语。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研究态度、工作能力、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