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成考招生考试新模式--艺术概论一(4)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06年07月19日
摘要: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位于 (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作品被称为 ( ) A.史诗剧 B.悲喜剧 C.社会问题剧 D.正剧 3.踢踏舞是( )的传统民间舞蹈。 A.墨西哥 B.葡萄牙 C.俄罗斯 D.西班牙 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有 ( ) A.《公民凯恩》 B.《偷自行车的人》C.《天堂电
(3)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画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像力,富有诗意地营造了原赋中的意境氛围,出色地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造型艺术的转换。整个画面构思布局非常奇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画卷中的人物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山水起伏,林木掩映,逐一地展现出不同的意态、情节。画家行笔流畅劲利而又富有韵律感,用于表现丝质的衣裙,十分得体;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时,能于细处求工,精密而圆熟。
21.[答案] (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Beethoven 1770~1827) 是18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上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2)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练、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第二乐章,第二主题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第四乐章,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奏
- 相关“全国成考招生考试新模式--艺术概论一(4)”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