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成考招生考试新模式--艺术概论一(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06年07月19日

摘要: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位于 (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作品被称为 ( )   A.史诗剧 B.悲喜剧 C.社会问题剧 D.正剧   3.踢踏舞是( )的传统民间舞蹈。   A.墨西哥 B.葡萄牙 C.俄罗斯 D.西班牙   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有 ( )   A.《公民凯恩》 B.《偷自行车的人》C.《天堂电

 工艺与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技能与创造的结合。

  「解析」 出自大纲“艺术作品”部分之“实用艺术”。注意涉及艺术的三个方面,大纲非常简略,需要进一步说明。另外,不要漏答基本特征。

  18.[答案]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解析」 出自大纲“艺术作品”部分之“艺术作品的构成”,是较重要的知识点。注意既要回答内容和形式的定义,又要说明二者的关系。

  19.[答案] 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传播主体、艺术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指艺术传播活动中传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是信息的起点和源头。艺术信息是被传播的对象,包括艺术活动的现象和意味。传播媒介是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物质工具或信息渠道。受传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最后接收到艺术信息的人。传播效果是艺术信息在受传者那里得到保留和产生影响的程度。

  「解析」 出自大纲“艺术接受”部分之“艺术传播”。注意大纲原文简略,需要加以说明。

  三、作品赏析题

  20.[答案](1)作者顾恺之,字长康,小名虎头,他是生活在我国东晋、南朝刘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顾恺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伟大画家。 顾恺之传世之作《洛阳赋图》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它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2)画面从曹植在洛水见到洛神开始,到洛神飘然而去为止,缠绵悱恻,若即若离,交织着如怨如慕、如梦如幻的欢乐和惆怅、向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