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选择题4(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51.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152.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   153.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154. 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5.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156.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57. “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

社会历史观

  177. 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178.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179.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

  180.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1. 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82. 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183.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

  184.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85. 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186. 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187. 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188. 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189.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90.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91.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93. 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194. 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96. 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197. 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198.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0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