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四(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  A.《庄子》  B.《孟子》  C.《论语》  D.《左传》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 )  A.克己复礼  B.仁政、王道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  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4、唐宋古文八大家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6、两节诗一是头,一是尾,各起了什么作用?

  47、两节诗在句数、字数、句式、用词、重复、变化几个方面的关系怎样?

  (二)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人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惟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48、这里揭示了赵七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9、行文之间是否运用了讽刺手法?请具体说明。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50、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清指出作者、题目。

  51、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

  52、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四)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挨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5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

  54、对宝玉的挨打,林黛玉是怎样反应与表现的?

  55、这表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怎样的关系?

  七、作文(50分)

  56、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