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增设科学课 怎么教才科学?(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22日
摘要: 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2017年9月开始,小学一年级将增设科学课,并将其作为基础性课程。2001年,依据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沿用了半个世纪的小学“自然”课更名为“科学”,起始年级也从一年级变为三年级。如今科学课为什么又重回一年级?新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针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科学课要怎么教?专业师资匮乏的难题应如何解决? 现状 孩子越大对科学兴趣越淡 北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刘颖曾用一道
教学
趣味性强,但不是“看热闹”
“动手做,玩中学,一、二年级不侧重原理性的东西,重在接触和体验。”在龚长霞的课程设计中,每节课都有动手环节,且占到整堂课的一半以上,包括实验、种植、绘画等。龚长霞认为,科学课的教学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接受能力和成长规律进行。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龚长霞会用生动的语言让孩子听得懂,能演示的就不空口说,以便孩子理解和记忆。比如,讲细菌繁殖,她会指定教室最中间的一个孩子为“最开始的细菌”,当她喊细菌时,中间的孩子站起来,喊菌落时,全班同学站起来。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加深孩子对细菌和菌落概念的理解。
万士林说,实验和情境式教学是崇文小学科学课经常采用的形式。以学习动物进食为例,老师会创设情境,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动物牙齿化石,与学生们一同讨论该动物是杂食性还是肉食性,在共同体验中学习知识。
万士林表示,对一、二年级学生也会采用类似的教学模式,但是会降低难度,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不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同时,老师会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的问题,在课程中增加游戏等环节,匹配孩子的年龄特点。
对一、二年级的教学中要使用儿童的语言,注重趣味性,同时也要注意科学规范和标准用语,真正培养孩子的科学习惯,锻炼孩子的科学思维,而不是看热闹。
彭香说,看似热闹的课堂教学引发的只是学生表层的兴趣,并不能持久,重要的是挖掘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与兴趣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孩子对科学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一年级学生只要做实验就要做记录,如果不会写字就用图画或者拼音代替。但是记录一定不能夸张。到二年级,我会教孩子简单的思维导图。”龚长霞说。此外,在小组汇报环节,鼓励孩子使用“我发现”这样的说法,要求孩子在发言之初就亮明观点,是同意、不同意还是补充前面同学的观点,“养成习惯,规范用语。”
一图看懂《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课程标准有几点显著变化:
课程性质
由科学启蒙课程改为基础性课程,强调科学课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
开课年级
科学课程的开课年级变为1-6年级,按照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三个阶段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原则上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课程内容
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三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相关内容。
课程目标
将以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修订为“科学态度”,新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中,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学习评价
强调终结性测评与过程性测评并重,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活动。
了解更多信息可咨询江西成考网(www.ixuekao.com)吴老师(138--7914--6917手机微信同号),报名可点击(http://bm.ixuekao.com/?id=wll)进行网上报名。
- 相关“小学一年级增设科学课 怎么教才科学?(2)”的文章
-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江西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江西吉安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公布2017-08-29
- 2017年江西上饶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公布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