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影响几何?科技日报刊文加剧了城乡教育不平等(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    科技日报7月14日报道,过去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逐渐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普及,而国家正是这一历程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改革深化时期(1992—2003),教育的市场化、地方分担教育支出等制度改革,使教育机构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家庭的教育成本上升。随着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更明显地体现在高等教育中。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高等教

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高校扩招及其后果是否能够解释这种现象?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失业率、收入有何变化。

    经历了劳动力市场改革、工资制度改革之后,中国城镇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990—1999),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中,高等教育的收益率最高,而且增长幅度也最大。

    但高校扩招是否会影响毕业生的个人收入?首先,与未受扩招影响的老毕业生群体相比,新毕业生的小时工资较低,并且出现了相对下降趋势。其次,在大学的教育收益率方面,扩招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负面影响,新毕业生的教育回报率甚至比老毕业生更大,这体现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最后,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与非大学生之间的收入差距,除了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市场需求以外,资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根据劳动者是否是大学生来判断其技能高下,从而决定劳动者的工资,大学扩招加大了对非大学生劳动者的歧视。

    但是由于方法和侧重点的不同,相关研究尚未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在高考(精品课)恢复40周年之际,随着越来越多调查数据的公开,社会科学界将进行更多细致的研究,帮助人们了解高校扩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