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永远有北京的支持” ——记北京教育学院第二轮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 总要面对,一次次离别。 这样的情形,北京教育学院第二轮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负责人杨智已经习惯了。“今天,你们即将远行。北京,在你们身后,渐行渐远,走进记忆。我们会在短信、邮箱、微信里再次相遇。在这里,我代表我自己对大家说一句:‘我爱你们’。我代表全体老师说一句:‘我们爱你们’。” 为了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学院承担了北京地区的新疆双语骨干教师培训任务。从2009年9月至今,学院对来自
热依莎就曾因不敢讲课而进行了二次试讲。张学君老师回忆说:“有的学员一开始对此充满恐惧,多次想打退堂鼓。经过指导教师的热心鼓励和悉心指导,最后,他们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地讲完了录像课,受到北京中学教师与学生的一致认可。”更重要的是,学员上完这堂课之后,对自己未来的转型充满信心。
专业课考试是此次培训中唯一新增的考试内容,这一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学员汉语学习与教学能力双提高,防止了有些学员只重视汉语学习,而轻视专业技能的现象。
温馨:一进屋就有一种家的感觉
“看看我们的‘温馨小屋’吧!”学员努尔古丽邀请记者。
在新疆学员的宿舍楼里有一间特别的屋子,学员们称为“温馨小屋”。它完全按照少数民族风格布置。正对房门的墙上有四个大字:天天向上,后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走近细看,这些字是由一个个大头像组成的,四个班学员的头像组成了四个字,老师的头像则组成了那个感叹号。在这里,老师经常与学员们聊天,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和思乡之情。
布置“温馨小屋”是杨智老师的创意,“每期培训历时近一年,只能在寒假期间回家一次,再加上学习、考试压力大,家庭生活变成集体生活,很多学员一时难以适应,甚至会躲在被窝里哭。我们希望这间‘温馨小屋’既是一个心理咨询室,又是学员们休闲放松的‘精神补给站’,给他们心灵上的安慰。”杨智还特意从家里把女儿的洋娃娃拿来,想让学员一进屋就有一种家的感觉。
负责饮食起居的生活班主任记住了每一位学员的生日,温暖的问候和热忱的祝贺,总能适时到来……结业式上,学员们与老师相拥而泣,难舍难分。他们说这一辈子都将有一种“北京情结”,让他们时时想起在京培训的日日夜夜,并从中汲取力量,迎接工作的一个个新挑战。
在两轮共五期的培训中,近九百名学员走出北京教育学院,在新疆的广阔天地里成长,用在北京学到的知识、增长的见识,服务家乡,像红柳、像胡杨,扎根在祖国的西北边疆。正如杨智老师所说:“新疆在前,北京在后。新疆双语教学课堂的背后,永远有北京的支持,坚实而深厚!”(记者 靳晓燕 杜弋鹏 通讯员 刘琳)
- 相关“北京教育学院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