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授考试后总跟泄题 考试何时不再泄题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     CFP          从自学考试、成人考试到研究生考试甚至高考,以及去年爆出的会计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与司法考试泄题,似乎每次考试的新闻后紧接着的总是“泄题”的新闻——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     上周末,刚刚参加完自学考试的职业学校学生

     CFP
    

    从自学考试、成人考试到研究生考试甚至高考,以及去年爆出的会计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与司法考试泄题,似乎每次考试的新闻后紧接着的总是“泄题”的新闻——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

    上周末,刚刚参加完自学考试的职业学校学生张敏打开报纸,最先映入眼帘的竟是“自学考试泄题”的新闻。但她并没有过多的惊讶与不安,而是把报纸放在一边。“泄题的新闻太多了,这条新闻过两天就会被淹没。”她说。

    的确,“泄题的新闻太多了”,仅仅在一周前,职称英语考试刚刚爆出泄题丑闻。

    从自学考试、成人考试到研究生考试甚至高考,以及去年爆出的会计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与司法考试,似乎每次考试的新闻后紧接着的总是“泄题”的新闻。今年两会上,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甚至公开要求教育部对2012年考研泄题事件作出答复。

    但是,泄题事件的频发是有关方面打击力度不够吗?在已经查处的“泄题”案件中,不乏有人因违反纪律免职,有不少人因为触犯法律被依法定罪获刑。违法违纪成本不可谓不高,为什么还有人铤而走险呢?难道仅仅是教育部门和考试主管部门的问题吗?如何让考试不再“失守”,给广大考生一个公平的环境?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泄题的违法成本还是不高”

    记者:从年前的研究生招考到最近的职称考试,逢考必泄题似乎成为一种现象,尽管打击力度也不可谓不大,但每次考试仍有漏网之鱼。为什么泄题现象屡禁不止?

    程方平:我认为,泄题的违法成本还是不高。在古代如果出现这种现象,相关人员要“连坐”甚至死刑。目前我们的《考试法》还没有出台,“违规”还是“违法”,这中间的差别很大。由于惩治条款不明确,一些人员只是受到党纪处分,并没有负法律责任。

    关于泄题现象,据我了解,在一些基层还是比较严重的,可能比我们目前爆出的新闻还要严重。这不仅违背基本公平,更违反国家人才建设目标,迫切需要加强监督,健全法制,加大打击力度。

    谢小庆:泄题的现象目前确实比较严重。而且随着科技创新,还出现了一些先进的作弊工具,我见到过放在嘴巴里且能抗干扰的作弊设备,一些设备还用到了军事波段,进考场时不能检测出来。泄题现象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但违反公平的原则,让一些人在招生过程中享受到优先权,还让一些缺乏道德底线的人获利。

    我觉得泄题现象屡禁不止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当然是管理不严,制度不够健全。其次是目前有些人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