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6个多小时“泡”培训班 谁抢走了孩子的暑假?(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18日
摘要: 一天6个多小时“泡”培训班,谁抢走了孩子们的暑假? 新华社武汉8月17日电 题:一天6个多小时“泡”培训班,谁抢走了孩子们的暑假?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廖君 郑天虹 朱丽莉 衔接班的课程还没上完,妈妈又给报了集训班。眼看着暑假马上结束,即将小升初的武汉学生昊昊(化名)感叹道:“感觉自己好像放了一个‘假暑假’。” _acM({aid:"mm_122588615_24060014_79798355",format:1,mode:1,gid:1,serverba
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家长“是否会干预孩子的暑假安排”,60%的家长给出肯定答案。对于“一般会如何规划孩子的暑假”,70%以上的受访家长选择“监督孩子制定各种学习计划”,还有不少受访家长选择“报各类兴趣班、才艺班”“报各类补习班、冲刺班”“买各类教辅书并督促孩子做完”等。
广东省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发布的2016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蓝皮书》,珠三角地区60%的家庭每年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投入超过5000元,其中35%的家庭投入10000元以上,更有近10%的家庭年投入达20000元以上。
“现在有种很流行的说法叫‘暑假是用来拉开差距的。’”有着20年教龄的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梅丽旻说,被动的超前学习,容易做成夹生饭。许多上过先修班的同学会认为自己已经学过一遍,上课就不注意听讲。
“归根结底是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太过单一,按分数排队的标准,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家孩子排名更靠前点,因为孩子多考几分就能上更好的学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尽管教育部门一直强调暑假的重要性,但似乎作用还是有限,现行的单一评价标准以及不同阶段的升学竞争,让家长在无形的压力中被迫掏钱费心找各种补课班。
让孩子能够真正享受暑假的快乐
“暑假的本意是让学生换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段时间里调节自身的状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储朝晖说,家长让孩子频频上补课班、培训班等现象违背了他们的成长规律,挤压了中小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
广西桂林市小学教师朱博明认为,家长给孩子报暑期补课班关键得看孩子是否有兴趣。带孩子出去旅游,或者引导孩子在家阅读、弹琴、练字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暑假不是只有补习班一个去处,通过各种形式让暑假过充实了,孩子也能照样学到很多东西。”
梅丽旻提醒,如果家长着眼长远,暑假就应该充分地利用起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不必纠结于一时的学多学少,毕竟人生是长跑,练好“体质”,才可能跑得更远更久。
多位教育界人士呼吁,让孩子过一个自由自在的暑假。这不仅是家长应考虑的问题,更是全社会都要负起的责任。把暑假还给孩子,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调节,加强身体锻炼,又能增长见识,培养兴趣特长,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 相关“一天6个多小时“泡”培训班 谁抢走了孩子的暑假?(2)”的文章
-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江西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江西吉安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公布2017-08-29
- 2017年江西上饶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公布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