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暑假困境安全事故频发 道德约束缺失(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07日

摘要:  暑假本来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光,可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往往意味着没有着落。笔者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所在的阳春市地处粤西,在广东属于欠发达地区。很多农民和下岗工人为了生计,到深圳、珠海、广州等发达地区打工,孩子只能留在家里。暑假期间,学校老师缺席两个月,是留守儿童出问题的高危时间段,由此引发了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亟待引起社会的关注。 _acM({aid:"mm_122588615_24060014_79798355",format:1,mode:1,gid:1,se

层教育者,笔者最近了解到的此类事情不胜枚举。缺乏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监护人缺少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有的留守儿童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行为习惯畸形,撒谎哄骗、小偷小摸、自暴自弃、放弃学习等,在假期表现尤为明显。

  此外,相比前几年,很多孩子生理发育成熟提前,而心智的成熟跟不上。情感空虚无所寄托的留守儿童早恋导致早孕的比例比普通孩子的比例也要高。据调查,阳春市有14.81%的留守女孩有早恋现象。一些女孩出现问题不敢跟亲人、老师讲,只能自己偷偷解决。留守儿童中很多男孩,有的被小混混吓唬,回家骗钱交保护费,也有被坏人唆使去做坏事的,和社会的小混混一起,得到所谓的兄弟关心,从而误入歧途。

  假期困境待解

  可以说,这些儿童的留守生活,对他们的生活、教育、心理、道德等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影响城乡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亟待社区、家庭、机构等多管齐下,一起关注留守儿童。

  跟留守儿童家长联系时,老师们跟家长强调的都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和打工生存中做好平衡,有条件的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在外出打工的同时,记得多多与自己的子女沟通。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书信、电话、QQ、电子信件……家长和孩子沟通多了,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很在乎自己,从而产生“我也要做好,让父母满意”的想法。

  与此同时,期待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教师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此外,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要在社区、村寨建设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离开校园也能感受到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