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留守儿童对电子媒介陌生没见过智能手机(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07日
摘要: “玩手机游戏会耽误学习么?” “不知道。” “为什么不知道?” “因为我没玩过。” _acM({aid:"mm_122588615_24060014_79798355",format:1,mode:1,gid:1,serverbaseurl:"afpeng.alimama.com/"}); 10岁留守儿童小君,重庆市万州区响水镇一个偏僻农村的四年级小学生。他现在是当地派出所的常客,每天都要去一趟,派出所的叔叔阿姨轮流为孩子补课。这在当
而重庆主城区的郑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今年读五年级,一年的开销在四万元左右,其中较大的支出是购买电子产品和报兴趣培训班。
“爸爸,记得你走的时候我才上三年级,现在我以(已)上了五年级。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很想你,每天做梦都会梦见你和妈妈。今年过年你回来吗?回来一定给我带一个可以拍照的手机……”响水镇小学一班主任向记者展示小学生周某在作文《写给爸爸妈妈的信》中的心声。
“改变留守儿童的困境,本质上还是要改善父母的经济状况。劳动力流入地应当有‘反哺’的责任。”重庆市政协委员潘晓阳认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达、财政收入充足,社会福利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也较高,应当在民政部门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机构,协调处理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和其他福利上的问题。
社会组织的“柔性力量”或是方向
对于如何培养留守儿童正确利用媒介获取生活和学习必需的信息并且能主动参与到信息生产的能力,重庆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丽华认为,把留守儿童的工作都压给政府是不现实的,要把更多的社会服务工作交给社会组织去做。
今年6月,重庆丰都县新希望社会工作组织承接了“童享蓝天”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该组织工作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对留守儿童开展家庭访视、手工活动、故事分享、情绪表达小组等活动。
服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通过参与式行动的方法对留守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将媒介知识传播给他们,更通过参与式行动培养他们的表达意识与表达能力,学会通过媒介发出声音,这比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更为有效。
“我现在知道怎么用手机拍照了,我拍了一张跟奶奶的合影发给了妈妈,还学会了用手机搜索一些语文知识。手机真有用。”该县六年级的男生王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
新希望社会工作组织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对留守儿童的手把手服务外,还会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通过他们来指导留守儿童。尤其是一些年龄稍大的老师,自身的媒介素养也十分欠缺。不过他们也提醒,使用智能手机等应适度,不能沉迷其中。
丰都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会在进一步强化和整合政府政策性保护职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并会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金,来加大对儿童福利的支持。
- 相关“偏远地区留守儿童对电子媒介陌生没见过智能手机(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