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局长提高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07日
摘要: 提高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郑国光 2016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时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和重点任务,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地震局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坚持人才强业不动摇,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奋力谱写防震减灾工作新篇章。 转变防震减灾工作思路。习近平同志指出,要
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地震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地震科技体制、业务体制、震灾预防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四大重点领域的改革,力争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开放合作、支撑引领、富有活力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功能完善、集约高效、技术先进的地震业务体系,法制完备、多元共治、精准有效的震灾预防治理与服务体系,职责明确、布局合理、效能显著的地震行政管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大创新计划加快部署,第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顺利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全面启动。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地震监测预警合作,全面做好国家重大活动、特殊时段等地震安全保障工作。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中国地震局广泛汇聚部门、行业、社会乃至国外的科技力量,深入开展地震科学研究。比如,直面地震预报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持之以恒地组织科研攻关。开展地震发生概率预报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建立地震监测、预报、科研、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作用,不断提高地震预报水平。联合科技部编制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规划(2017—2030年)》,大力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实施“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地球深部探测”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努力在认识地球、减轻灾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2030年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行列。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中国地震局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设立地震人才专项,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加强专家智库建设,统筹运用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营造开放合作的人才发展环境。
(作者为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
- 相关“地震局局长提高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