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隐性资助” 尊重隐私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07日
摘要: 中新网7月3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学校招生录取全面展开,学生资助进入“农忙”季节。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相关工作者学习借鉴“隐性资助”的经验,理解学生的难处,尊重学生的隐私,把学生资助做出温度。 资料图:6月6日,山西太原,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家长查看考场分布。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广大学生资助工作者:招生录取至新学期开学前后,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时期,冲锋号已响起,请各位资助工作者立即进入前沿阵地,睁大眼睛,
中新网7月3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学校招生录取全面展开,学生资助进入“农忙”季节。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相关工作者学习借鉴“隐性资助”的经验,理解学生的难处,尊重学生的隐私,把学生资助做出温度。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广大学生资助工作者:招生录取至新学期开学前后,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时期,冲锋号已响起,请各位资助工作者立即进入前沿阵地,睁大眼睛,竖起耳朵,鼓足干劲,将国家资助大礼包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
据悉,国家已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范围上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资助效果上实现了“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为了让这些好政策落地,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各地、各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者当前要练好“三门功”:
一是想方设法练宣传功。要广开渠道、不厌其烦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宣传重心要下沉到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库区和牧区。要学习福建省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的做法,将国家资助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家里。宣传方式要接地气,土洋结合,管用实用,可以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也可以是传单、广播等土招数,要用最贴近老百姓的语言,把政策内容和办理流程讲清楚、说明白,做到资助政策广而告之、家喻户晓。
二是身体力行练落实功。要急困难学生之所急,想困难学生之所想,俯下身子、耐住性子,通过网络调查、查阅档案、与扶贫攻坚信息共享、电话问询、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主动摸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他们面临的困难并跟进解决,努力做到应助尽助、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要学习借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展“隐性资助”的经验,理解学生的难处,尊重学生的隐私,把学生资助做出温度,做得暖心。
三是积极主动练沟通功。要实时关注时下各种媒体对所在地(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报道,如发现有因家庭经济困
- 相关“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隐性资助” 尊重隐私”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