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特区” 让世界领军青年数学家回归(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5年前,年轻的数学家许晨阳打算回到中国。他给几位朋友发了一封简短的告知邮件。   朋友们很惊讶。他是一颗数学新星,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博士后,与合作者解决了代数几何领域一些著名猜想,多所美国大学邀请他任教。   数学家是一个对环境敏感的群体。数学的上一个天堂是高斯、黎曼、希尔伯特的德国哥廷根学派,但法西斯的执政给了它致命一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本落后的美国接收了众多数学大师,成为世界数学中心。   2012年,3

最值”。但他始终认为“钱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还是找到好的人。”

  当世界疯狂时,一个数学家可以在数学中发现一种无与伦比的镇定剂

  许晨阳在北大安定下来之后,给朋友刘毅打电话,详细介绍了北大的数学中心。刘正在寻找终身教职,进入了美国两所名校的面试。他的上一个雇主是加州理工学院。

  作为主任,田刚并不直接负责招聘。“那样会累死,而且容易近亲繁殖。”田说,数学中心这几年真正把人吸引过来,靠的是已有的教师。

  “这些年轻人接触的也是年轻人,他们对年轻人中优秀的人才更敏感。”数学中心副主任、招聘小组组长刘小博说。

  这是数学中心令许晨阳满意的地方——大的决策是所有教师参与的,拥有“教授治中心”的氛围。

北大“特区” 让世界领军青年数学家回归

  许晨阳

  在刘毅看来,北大的劣势在于,由于地理位置,与国外同行接触的机会相对缺乏,特别是与他待过的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相比。在那里,从讨论班和学术报告中能接触到“特别新鲜的数学”。

  “你能够以多大的频率暴露于数学新知识的面前,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刘毅说。

  许晨阳记得,他在普林斯顿时,有些教授教的就是正在研究的问题。他的博士生导师、著名的代数几何学家雅诺什·考勒开过一门新课,一边讲课一边尝试解决这个领域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一周,课程取消了,因为教授在过去几周都没做出新的结果。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尽量通过举办密集的国际学术活动来弥补这个短板。但包括田刚在内的许多教授认为,改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一下子改变是不现实的。”田刚说,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都存在这样的劣势——国外同行要经过长途飞行抵达。很多年前,同行们只是来中国看看,现在情形有所变化了。

  刘若川认为,“美国那边集中的人比较多,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但是现在有网络了,物理上的距离不代表实际的距离,在中国,你的联系还是可以很多,距离没那么大了。”

  最终,刘毅选了北大。

  他的推荐信很强,一位著名数学家在信里说,刘胜过了在这个年纪时的自己。

  刘毅并不认为他回国就是“毅然决然放弃了什么”。北大吸引他的因素很多,包括在本土工作的亲近感。制度也是一个方面,“一种和国际接轨的制度,心情上我觉得比较容易接受。”

  回国后,刘毅也入选了“青年千人计划”,但说不清是哪一年,也记不住奖金额度。

北大“特区” 让世界领军青年数学家回归

  刘若川(右二)

  北大给了他一个冠名的“金光副教授”职位,由一笔校友捐资的数学基金提供额外资助。但他记不清这个职位带来的年薪是多少。被问及时,他仰起头想了一会儿,最后略带歉意地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你到中心主页上找得到。”

  另一件事发生在刘毅身上时,没人觉得奇怪。北京大学在校园西北方向四五公里外的肖家河地区兴建了一批教师住宅,房价低于市场售价。刘毅没有申请。

  北京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