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5部門負責人談保障改善民生新思路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12月20日
摘要:12月19日上午,江西省政府新聞辦、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民政廳、江西省人社廳、江西省衛生計生委、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聯合召開保障改善民生新聞發布會,會上各單位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思路辦法和
12月19日上午,江西省政府新聞辦、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民政廳、江西省人社廳、江西省衛生計生委、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聯合召開保障改善民生新聞發布會,會上各單位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思路辦法和政策舉措,並回答記者提問。
促進就業創業 參保實現全覆蓋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的目標任務。江西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是要有充分的就業機會、公平的就業環境、良好的就業能力、合理的就業結構。下一步,江西省人社廳將重點在擴充就業崗位、以創業促進就業、護好重點群體就業三個方面下功夫。重點圍繞培育新動能、支持新業態發展,豐富和完善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多創造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初步考慮,今后五年計劃新增就業230萬左右。據測算,目前江西省每1人創業平均可以帶動4人就業。下一步,全省將重點在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培育創業項目、開展創業培訓、搭建創業孵化平台、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下更大力氣,鼓勵和支持各類群體創業。重點幫助高校畢業生、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城鎮困難人員等群體實現就業,努力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在社會保障方面,下一步,江西省將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目前江西省人社廳正在對全省所有人員參保情況進行登記,建立全面完整准確的基礎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將研究針對性措施,促進各類群體積極參保、持續繳費、長期續保,基本實現法定人員的全覆蓋。搭建統一的社保公共服務平台,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統一社保服務清單和業務流程,打造線上線下相銜接的服務通道,努力實現“不進人社門、能辦民生事”。
教育廳深化“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新路徑
據江西省教育廳負責人介紹,當前,江西省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在,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基礎教育“城擠村弱”“大班額”、職業教育質量不高、高等教育服務能力不強等等。對此,江西省教育廳將落實一個根本任務、扛起“兩個責任”、做好三大重點工作、明確五大發展舉措。
為千方百計解決江西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江西省教育廳將加快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確保到2020年,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學位覆蓋率達到80%。積極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試點,力爭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以上,全省所有縣(市、區)如期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普及發展高中教育,聚焦困難地區和特殊群體,組織實施普通高中改造計劃、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力爭到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2%。同時,著力優化職業學校布局結構和專業結構,打造一批深度融入江西省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產業鏈的特色專業群,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下一步,江西將投入40億元推進全省“雙一流”建設。通過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服務經濟社會貢獻力。
民政廳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及特殊群體關愛服務體系
江西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大力落實江西省政府民生工程中由民政部門負責的事項,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保障標准和補差水平,提高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准,江西將全面推行低保申報制改革,依法公開公平公正施保,進一步提高救助對象精准識別、精准救助水平,確保“不漏一人、不出一事”。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醫保政策銜接,探索縣域內困難群眾先診療后付費工作。推動在鄉鎮(街道)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急難型困難群眾實行“先行救助”。統籌城鄉特困人員供養工作,加大供養機構資源整合力度,大力提升失能護理服務水平。
在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方面,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做好公辦養老院改造升級和區域性中心養老院建設,充分發揮托底保障作用。准確界定公辦養老院功能和定位,認真開展以公建民營為重點的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繼續推進醫養結合試點,統籌落實好醫養結合優惠扶持條件,支持養老院開設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或簽訂醫養合作協議。扎實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加快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平台建設。健全老年人福利制度,進一步落實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落實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加快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
全面深化醫改 實施健康扶貧
據江西省衛生計生委負責人介紹,全省衛生計生委將啟動實施以省為單位的綜合醫改試點,鞏固完善取消“以藥補醫”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持續推動“三醫聯動”改革,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快推開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調整完善醫療服務價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2018年各級公立醫療機構藥佔比控制在30%以內,醫療費用增幅控制在10%以內,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控制在20元以內。
同時,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再提升工程,大力推進大病救治專項、慢病管理持續、惠民措施深化、健康服務優化、扶貧能力提升、扶貧基礎鞏固六大行動,確保貧困患者住院費用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實現“先診療后付費”全覆蓋、“一站式”結算全覆蓋、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據悉,為加快推進省直公立醫院新院建設,所有三級醫院將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2018年建成覆蓋所有縣(市)的遠程醫療體系,促進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基層傾斜,打造縣域醫療共同體,力爭使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在加強衛生城鎮創建方面,推進“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省新增6個國家衛生城市,達到全省城市總數的40%以上﹔新增60個國家衛生縣城(鄉鎮),達到全省縣城、鄉鎮總數的5%以上。
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為長期脫貧之策
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負責人介紹,緊緊圍繞“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按照年度脫貧計劃,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真脫貧,確保2020年全省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脫貧成效和質量邁入全國“第一方陣”。預計今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繼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可再脫貧50萬人、1000個貧困村退出、6個貧困縣摘帽。
下一步,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將把優勢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作為解決“兩不愁”和長效脫貧的根本之策,結合金融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和興建就業扶貧車間、開發公益崗位等,確保村村有脫貧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貧困戶有能力做到“兩不愁”。
同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扶勤、扶德”並舉,發揮幫扶干部的思想幫扶作用。深入推進貧困村“黨建+”模式,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在全省確定的269個深度貧困村中加大投入和幫扶力度,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新增脫貧攻堅舉措向深度貧困村傾斜。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加大貧困村整體提升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環境,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脫貧致富可持續發展。
促進就業創業 參保實現全覆蓋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的目標任務。江西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是要有充分的就業機會、公平的就業環境、良好的就業能力、合理的就業結構。下一步,江西省人社廳將重點在擴充就業崗位、以創業促進就業、護好重點群體就業三個方面下功夫。重點圍繞培育新動能、支持新業態發展,豐富和完善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多創造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初步考慮,今后五年計劃新增就業230萬左右。據測算,目前江西省每1人創業平均可以帶動4人就業。下一步,全省將重點在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培育創業項目、開展創業培訓、搭建創業孵化平台、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下更大力氣,鼓勵和支持各類群體創業。重點幫助高校畢業生、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城鎮困難人員等群體實現就業,努力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在社會保障方面,下一步,江西省將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目前江西省人社廳正在對全省所有人員參保情況進行登記,建立全面完整准確的基礎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將研究針對性措施,促進各類群體積極參保、持續繳費、長期續保,基本實現法定人員的全覆蓋。搭建統一的社保公共服務平台,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統一社保服務清單和業務流程,打造線上線下相銜接的服務通道,努力實現“不進人社門、能辦民生事”。
教育廳深化“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新路徑
據江西省教育廳負責人介紹,當前,江西省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在,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基礎教育“城擠村弱”“大班額”、職業教育質量不高、高等教育服務能力不強等等。對此,江西省教育廳將落實一個根本任務、扛起“兩個責任”、做好三大重點工作、明確五大發展舉措。
為千方百計解決江西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江西省教育廳將加快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確保到2020年,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學位覆蓋率達到80%。積極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試點,力爭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以上,全省所有縣(市、區)如期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普及發展高中教育,聚焦困難地區和特殊群體,組織實施普通高中改造計劃、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力爭到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2%。同時,著力優化職業學校布局結構和專業結構,打造一批深度融入江西省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產業鏈的特色專業群,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下一步,江西將投入40億元推進全省“雙一流”建設。通過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服務經濟社會貢獻力。
民政廳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及特殊群體關愛服務體系
江西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大力落實江西省政府民生工程中由民政部門負責的事項,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保障標准和補差水平,提高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准,江西將全面推行低保申報制改革,依法公開公平公正施保,進一步提高救助對象精准識別、精准救助水平,確保“不漏一人、不出一事”。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醫保政策銜接,探索縣域內困難群眾先診療后付費工作。推動在鄉鎮(街道)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急難型困難群眾實行“先行救助”。統籌城鄉特困人員供養工作,加大供養機構資源整合力度,大力提升失能護理服務水平。
在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方面,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做好公辦養老院改造升級和區域性中心養老院建設,充分發揮托底保障作用。准確界定公辦養老院功能和定位,認真開展以公建民營為重點的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繼續推進醫養結合試點,統籌落實好醫養結合優惠扶持條件,支持養老院開設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或簽訂醫養合作協議。扎實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加快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平台建設。健全老年人福利制度,進一步落實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落實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加快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
全面深化醫改 實施健康扶貧
據江西省衛生計生委負責人介紹,全省衛生計生委將啟動實施以省為單位的綜合醫改試點,鞏固完善取消“以藥補醫”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持續推動“三醫聯動”改革,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快推開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調整完善醫療服務價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2018年各級公立醫療機構藥佔比控制在30%以內,醫療費用增幅控制在10%以內,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控制在20元以內。
同時,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再提升工程,大力推進大病救治專項、慢病管理持續、惠民措施深化、健康服務優化、扶貧能力提升、扶貧基礎鞏固六大行動,確保貧困患者住院費用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實現“先診療后付費”全覆蓋、“一站式”結算全覆蓋、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
據悉,為加快推進省直公立醫院新院建設,所有三級醫院將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2018年建成覆蓋所有縣(市)的遠程醫療體系,促進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基層傾斜,打造縣域醫療共同體,力爭使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在加強衛生城鎮創建方面,推進“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省新增6個國家衛生城市,達到全省城市總數的40%以上﹔新增60個國家衛生縣城(鄉鎮),達到全省縣城、鄉鎮總數的5%以上。
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為長期脫貧之策
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負責人介紹,緊緊圍繞“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按照年度脫貧計劃,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真脫貧,確保2020年全省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脫貧成效和質量邁入全國“第一方陣”。預計今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繼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可再脫貧50萬人、1000個貧困村退出、6個貧困縣摘帽。
下一步,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將把優勢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作為解決“兩不愁”和長效脫貧的根本之策,結合金融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和興建就業扶貧車間、開發公益崗位等,確保村村有脫貧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貧困戶有能力做到“兩不愁”。
同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扶勤、扶德”並舉,發揮幫扶干部的思想幫扶作用。深入推進貧困村“黨建+”模式,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在全省確定的269個深度貧困村中加大投入和幫扶力度,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新增脫貧攻堅舉措向深度貧困村傾斜。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加大貧困村整體提升力度,全面改善人居環境,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脫貧致富可持續發展。
- 相关“江西5部門負責人談保障改善民生新思路”的文章
- 报考2018年吉安成人高考,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2018-01-30
- 报考2018年上饶成人高考,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2018-01-30
- 报考2018年宜春成人高考,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2018-01-30
- 报考2018年鹰潭成人高考,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2018-01-30
- 报考2018年新余成人高考,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2018-01-30
- 报考2018年萍乡成人高考,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