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定点帮扶工作有序进行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5年09月28日

摘要: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赣发﹝2015﹞10号)和省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赣办发﹝2015﹞23号)以及江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新一轮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我院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并于9月21日前往永新县坳南乡牛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为实现定点帮扶的主要任务,连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赣发﹝2015﹞10号)和省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赣办发﹝2015﹞23号)以及江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新一轮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我院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并于9月21日前往永新县坳南乡牛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为实现定点帮扶的主要任务,连日来,工作队一行三人马不停蹄,在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带领下,前往牛田村各村民小组入村走访调研,多听多问多跑腿,实地考察了解村情民意,为做好帮扶总体规划、打好扶贫攻坚战奠定了扎实基础。


     坳南乡地处永新县最东面,占地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约8600人,2000余户,山地为主,地广人稀,农业基础设计落后,经济作物是短板。牛田村则是坳南乡人口最多的村,全村561户,2650多人,下辖27个村民小组,最大的人口190多,最小的仅40余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人均山场面积10亩,经济作物以一季稻种植为主,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性收入为主。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几乎空白,完全依赖上级政府下拔的转移支付款维系村“两委”组织的正常运转,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影响了村“两委”服务群众的能力,致使一些村内基础设施条件长久得不到有效改善,尤其是一些交通、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一些自然村至今没有通村公路,村民出行不便;村民喝的是露天水,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等等。


     全村贫困户73户,人口268人,其中蓝卡(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主要靠政策扶贫)7户,23人;红卡(贫困户中的低保户)20户,70人;黄卡(一般人均年收入低于2700元)46户,175人。教育方面,村办小学两个,龙源小学共有教师3人,学生23人,学制为一至二年级;牛田小学共有教师5人,学生40人,学制为一至三年级。学校条件相对落后,教学方式以传统教学为主,限于学校各方面条件,课外活动很少。


     经过几天的实地进村入户走访考察,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主要是道路硬化、引水工程和渠道护堤建设等。此外,生姜基地、井冈蜜柚等产业发展和农村环境治理也亟待帮扶。


     目前,工作队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精准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立足村情,着眼长远,坚持扶贫与扶志结合,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重点关心关爱贫困户,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姜基地等产业扶持为抓手,同时积极发展养殖、旅游等相关产业,着力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积极做好帮扶工作总体规划和阶段性工作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脱贫致富的帮扶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