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毛泽东思想知识点解读二(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彻底不妥协,反帝反封建。   工人阶级起决定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主导力量。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23

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A、人数多 B、具有革命积极性 C.工农联系 D、军队来源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就民族资产阶级的总体而言,是一个带有两重性的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表现出反帝反官僚军阀的积极性。但经济和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割断经济上的联系,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根本性质,即革命对象相同,基本动力相同。

  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无产阶级领导的(领导权),人民大众的(动力),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具体形式: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

  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地分析了各个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地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反侵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对内是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经济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中国共产党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

  独具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政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