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讲义物质和基础(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简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极其特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原初物质”当作哲学上的物质,具有直观性、猜测性、朴素性、缺乏科学性。   (2)近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原子”当作哲学上的物质,以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的,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经不起自然科学检验,经不起唯心主义进攻。   2 简述列宁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重要意义: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证明

  答:(1)科学证明:A天体起源和物质结构理论证明

  B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证明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理论证明

  D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证明

  (2)哲学证明:A无限和有限的统一证明

  B整体和部分的统一证明

  C普遍和特殊的统一证明

  D永久和暂时的统一证明

  二。论述题

  1.试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对我国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

  (1)客观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在实践基础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2)两者的辨证关系是:(A)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前提。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必要条件。

  (3)这一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借鉴,必须尊重科学,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减少盲目性。

  (B)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崭新的事业,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能消极等待,坐失良机。

  (C)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既要反对片面强调意识能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