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讲义认识和实践(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一、简答题   1简述与马克思主义认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A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认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认识路线   B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认识是先有实践经验的,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2)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同被动直观的反映论的区别:   A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两个缺点:一是离开实践,观察认识问题;二是不懂得辨证法,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所以是消极的、被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

  理性认识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3)两者的关系是:A相互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相互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相互渗透:感性认识渗透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渗透于感性认识

  (4)批判“唯理论”与“经验论”

  A:“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

  B:“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

  6简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条件

  答:(1)第一次飞跃即实践到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

  B必须开动脑筋,进行正确的思维加工和科学抽象

  (2)第二次飞跃即实践到认识它的意义:A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B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而且可以丰富、发展

  第二次飞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

  B坚持一般理性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C坚持认识和主体需要相结合,确定行动目的和计划

  D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E理论要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F经过一系列中间试验,总结经验教训

  7为什么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答:(1)人的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限制,受到立场,观点、方法、实践范围、知识水平的限制

  (2)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受到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3)人的认识要受到认识客体、本身发展程度的限制,受到事物内部矛盾暴露的限制

  (4)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发展

  8简述真理极其客观性

  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客观的,表现在:A真理内容是客观的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是没有阶级性

  D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E批判唯心主义真理观,既实用主义真理观

  9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极其辨证关系

  答:(1)真理的绝对性就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它有两方面含义: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是无条件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