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四(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九、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 邓小平对国际形式的四个判断: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 1.什么是和平和发展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在
(4)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整个对外开放的基本点。
2.我国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内因、外因关系)
十、 “一国两制”
(一)“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1.问题的由来:
“一国两制”最早提出来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后者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形成和发展
(1)1955年4月,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2)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3)“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后来进一步考虑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4)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5)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
3.“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二)“一国两制”的内容和意义
1.内容:一个国家(核心),两种制度
所谓“一国两制”,根本上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2)实行“两种制度”。实行“两种制度”就是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宪法和法律保证,“一
- 相关“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四(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