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人大串讲三(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21  什么社会存在及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的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和基本方面。地理环境是指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森林、矿藏、动植物分布等。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等方面。   22&n

因素,后一个系列则是规章和准则。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所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多种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文化结构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的具体形式,主要的也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和宗教等。

  24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5  怎么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性与人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答: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规律性的一面;但是,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实现的,因而人类社会又具有目的性的一面。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能动性、选择性就体现在能动的认识世界并能动的而有效地改造世界。人们只有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选择正确的道路和方法,才能获得行动上的自由。认识的越深刻,获得的自由也就越多;反之,如果无视或者不尊重客观规律,那就会处于不自由状态,以致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么评价个人在历史上是作用?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大小、性质却存在者差别。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按其对历史影响作用的性质即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又可区分杰出历史人物和反动历史人物。杰出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反映历史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等。反动的历史人物则是指那些逆历史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而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著名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