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精华版资料六(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第六章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择)   二、维新历史观的两个根本缺点:1否认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否认人们群众历史作用。(选择)   三、人类社会也是自然历史过程(辨析)   答: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其含义是1人们社会也象自然界一样是个有客观规律的过程,2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可以达到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精确科学水平。   四、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人类社会的基础)是实践,   为什么说是实践呢?因为1实践就是人类本身存在

必须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1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有不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有历史继承性

  4各种不同的社会艺术形式存在()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最根本表现在社会意识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三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两个社会的基本矛盾(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简答)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所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所谓技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的方法和工艺的总称,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式,它不是直接的生产力,但它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表明为(1)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使生产力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2)现代社会科学的最新发现转化为实际运用和周期越来越缩短(3)在知识的经济条件下,知识在经济的发展中取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简答)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所谓人民群众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居民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包括其一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其二人民群众的实践还是思想家艺术家创作的源泉,第三,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直接力量,第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也不能否认杰出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4阶级斗争食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定义:所谓阶级就是指在生产关系中由于一些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可以无偿的剥削和占有他人的劳动,这种经济关系就称阶级

  (2)阶级的特点:阶级首先是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划分阶级成分的标准就是经济标准。

  (3)阶级产生的条件:(1)分工的出现(2)生产力发展到有剩余产品出现,但剩余产品又不能满足全社会需要,阶级出现的直接条件是私有制的产生。

  (4)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四、社会进步与社会发展

  1社会进步:所谓社会进步就是社会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包括政治,思想,以及人的生活的全方面的上升过程。一般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