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邓论复习资料三(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党的基本路线   一、史实(选择)   1、马克思说法:   c)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d)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   e)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2、列宁的说法:列宁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成为社会主义,同时把社会主义又分为初级形式的和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   3、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   (1)不发达社会主义   (2)比较发达社会主义   4、1979年9月叶剑英初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   5、198

发展,其二,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进行的全面改革。其三,社会主义的改革从它的广泛和深刻性方面来说,也是一次全面的改革,并引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

  4、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

  (1)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辩证的有机整体,不能将他们机械一割裂。

  (2)三者关系是,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

  《2》之所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因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为了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这只有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做到。

  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是改革开放。

  4、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简答)

  答:

  (1)、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直接动力。

  (2)、所谓改革就是在一个社会制度内部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反应,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解决的。

  (3)、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质也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二次革命有两层含义,其一,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1956年的三大改造来说,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的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的方面,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其二,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进行的全面改革。其三,社会主义的改革从它的广泛和深刻性方面来说,也是一次全面的改革,并引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

  5、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

  (1)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辩证的有机整体,不能将他们机械一割裂。

  (2)三者关系是,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