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人高考政治“三个代表”复习二(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党的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其主要特点为: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要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对象,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中,“南北问题”指的是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即南方国家)与发达国家(即北方国家)的关系问题。
3.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选)
(1)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一,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的趋势未能改变,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在逐渐减弱。
第二,俄罗斯虽国力减弱,但无论从幅员、人口、资源或经济科技规模,特别是军事实力来看,仍然是一个具有巨大再生能力和潜力的大国。
第三,欧洲联盟进一步扩大影响,欧美分歧日渐增多。
第四,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日本,正以经济实力为后盾
第五,社会主义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七、“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2)实行“两种制度”。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当代中国实践而结出的硕果。
(1)理论意义:
A.“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C.“一国两制”构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把党的统一战线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现实意义:
A.“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B.“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
- 相关“江西成人高考政治“三个代表”复习二(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