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复习题二(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27.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简答)   28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 (简答)   29.简述国家的实质? (简答)   30试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论述)   3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职能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论述)   3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论述)   3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简答)   3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简答)   3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神生活。

  ⑶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的展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精神生产实践则推动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发展。

  ⑷实践揭示了社会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但又各有特点,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社会规律则不同,它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它不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内在地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诊断深刻,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28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 (简答)

  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国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也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它表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所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

  ⑵生产力既然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因而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构成的一切物质,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下面我们分别考察三个要素及其在生产中的地位:①劳动对象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这是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是自然界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是人创造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这是因为:其一,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要素,只有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国,没有劳动对象也就没有物质生产。其二,劳动对象的不同情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国的发展水平。使用同样的生产工具,花费同样的劳动,由于劳动对象的情况不同,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大一样。其三,随着代科学的发展,能源,各种特殊性能已成为制造先进生产工具,机器系统和采用新工艺的前提,从而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②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媒介体。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首先,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必须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作为媒介体。正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