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邓论复习题一(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怎样的意义? (简答)   2.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3.简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项理论成果? (简答)   4.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论述)   5.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论述)   6.邓小平为什么反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 (简答)   7.“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8.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什

主义,首先要解决两个实际情况的发展,说出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能够回答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的新话。也就是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继承坚持的同时,必须适应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的科学掼。第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打结合的基础是实践,是一切从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简答)

  首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本内容是: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意义在于:⑴它不仅坚持了生产力标准,而且进一步把发展生产力同增强综合国力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是非,提供了一个科学标准。⑵“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提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与基础,因此离开了生产力标准,其他两个方面也就无从谈起。⑶“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三人肯利于”标准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生产力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分清理论和思想是非提供了根本的标准。⑷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利益,所以它是人民利益标准,有利于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8.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简答)

  ⑴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工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⑵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