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部分知识点六(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主要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制。   判定股份制的所有制属性,主要看控制权掌握在谁手里。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制约因素:   1、观念和认识跟不上。   2、歧视性法规和政策还没有完全消除。   3、政府管理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做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   2、在政策上要清楚各类歧视性的规定,实现公平竞争。   

社会主义法制,必须:

  1、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2、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提出: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原因: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区别于其它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

  重要性、长期性: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涉及到人们利益的重大调整,而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曲折,而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科学技术上占优势的压力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将长期存在;由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 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由于我国目前文盲半文盲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

  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党在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长远目标,即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