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部分知识点七(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5、要坚持睦邻友好。   6、要进一步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7、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8、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9、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必须实行

统一的九条政策(叶九条)。 1982年,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同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第31条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了专门规定,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形成。

  第三阶段,1984年5月召开的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批准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成为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2、实行"两种制度"."两种制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互相竞赛、互相支援、共同发展;二是两种制度有主次之分,主体是大陆12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并不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香港、台湾、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宪法和法律保证,"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理论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4、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和平共处的原则。

  实践意义:

  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2、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1984年12月20日,发布中英联合声明→1990年4月,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批并正式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1987年4月13日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举行了"汪辜会谈"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八项主张。

  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第三,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统一问题,台湾人民没有损失。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和党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