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邓论选择知识点一(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第一章   1、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3、邓小平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和理论是建立在:对时代主题转换的正确判断。   4、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了:苏联模式。   5、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   6、我们党从什么时候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   7、

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5、我国改革的性质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四章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2、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

  6、处在我国经济工作首位的是:农业。

  7、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8、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效益。

  9、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指: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10、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五章

  1、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5、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普遍采用的经营体制是:家庭承包经营,双层经营。

  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