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辨析题复习资料三(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25.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错误)   理由如下: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相提并论。宣扬"共同创造历史"论,本质上是鼓吹英雄史观的错误,是形式上的"二元论"实质上的历史唯心论。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这是因为:   ①人民

 (1)上层建筑并不直接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而是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间环节才能起作用。

  (2)上层建筑对社会的发展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维护的经济基础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它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3)因此,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也不一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8."只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自然搞好了。"(错误)

  (1)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指的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有其特点和发展规律,二者不能互相混淆和互相代替。

  (3)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它不能代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就会诱发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9."人性是自私的。"(错误)

  (1)"人性自私"的观点以人有"趋利避害"的行为作为依据,认为"人是自私的动物".这是错误的。因为,"趋利避害"是生命物质的一种本能,人与其他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把生命物质的本能说成是人的本性,就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原始公有制社会,人们就没有自私观念;私有制产生后,才产生了私有观念;私有制消灭以后,人的私有观念也将消失。可见,把自私说成人的天生本性并将永恒存在,是不科学的。

  (3)从思想方法上看,认为"人性自私"也是以偏概全的片面观点。如上所述,在没有私有制的社会里,并没有私有观念;就是在私有制社会里,自私也并不是一切人的共性,共产主义觉悟高的人,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公而忘私就是证明。

  30.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错误)

  (1)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不能把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自我价值,更不能片面夸大自我价值,把它看成是人的惟一价值。

  (2)人的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