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辨析复习资料十二(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错误)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这种说法把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他各种矛盾都受它的决定和制约。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都要受到这

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13.改革、发展必然破坏稳定,稳定必然阻碍改革、发展。(错误)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一方针,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

  (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3)稳定是前提。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的稳定。

  114.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加快发展速度为中心。(错误)

  经济发展必须以效益为中心。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效益处于核心的地位。它们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但也会产生矛盾。

  (1)速度是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多了,比例协调了,才能取得经济效益;比例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而经济效益是中心,没有效益的速度不但不会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而且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2)当三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经济效益,必须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我们应当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增加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

  115.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要同步进行。(错误)

  (1)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国家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把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方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面向新世纪、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2)正确处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就要注意:

  ①东部地区要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