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邓论复习笔记二(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考纲要求考试大纲对本章的具体要求是:   1.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   2.理解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3.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考纲分析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它同第三章一起,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怎样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而且关系到如何坚持

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3)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基于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邓小平才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答:错误。

  2.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社和姓资,只要为我所用即可。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的得 失、是非、成败的三条根本标准。

  (2)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一是针对当时改革开放中存在的凡事都要先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的左的思想,一是针对人们因思想受到旧框子的束缚而迈不开改革开放步子的状况。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要人们把那些既可以为资也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不要错误地加以排斥。

  (3)邓小平讲三个有利于标准,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三个有利于标准,它本身是坚持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实用主义的。事实上,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

  答:错误。

  3.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