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哲学辨析题复习(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对) 答:小生产的狭隘性,使他们不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在近代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最终都归于失败。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只能是新兴的中国无产阶级。 2、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错) 答:无产阶级虽然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但是要真正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必须建立自己的先锋队组织——共产党,并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武装本阶级,才能够成为合格的领导阶级。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
9、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因此任何真理都不会被推翻。(对)
答:所谓真理,是表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必然包含着,与客观实际相一直的内容,这点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也是不会被推翻的。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它将不断的得到完善和修整。
10、世界统一于存在。(错)
答:存在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字眼,可以理解为,可以认为物质存在,也可以意识存在,因此这个命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的命题。具有明显的折中调和的特性,实质是一个二元论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统一性,明确指出世界统一于物质。
1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而总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错)
答:上层建筑,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来体现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可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也可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判断的标准主要看,它服务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不是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果是适合的那么这种反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反之则对社会进步具有消极影响。
12、物质不是意识的产物,相反,意识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对)
答: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具有不依赖于物质的客观性,相反,意识由物质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物质世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类社会,这一物质世界的最高形态时,才产生了意识。
1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对)
邓小平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创立过程,首先是从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开始,邓小平首先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考验,然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后来的改革开放,所以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七点。
同时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只有坚持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打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创立符合新的历史阶段的理论,解放思想是逻辑起点。
14、“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资”姓“社”的问题。(错)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就是:"是否
- 相关“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哲学辨析题复习(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