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三(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21、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 (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 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 标的物质基础。 (
第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二者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四、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五、把发展过程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27、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在提出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述社会 主义本质的同时,反复地强调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提出了下列一些重 要思想。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 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马克思最注 重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才能实现共产主义。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 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只有创造出比资本 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 上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 和围绕这个中心。
28、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的"的判断标准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①"三个有利于"标准使实践标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
- 相关“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三(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