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三(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意识:   一、起源(时间上是第二性的)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来源: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来源: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本质(空间上是第二性的)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 基础: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基础   2. 内容: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来源   三、作用(反作用上是第二性的)   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

  2.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辩证法:

  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信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①联系的客观性②联系的普遍性③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广义的发展,泛指运动、转化、联系、变化的一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不降的运动;狭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

  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

  (1)适应性:新事物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优越性:在内容、形态、结构等方面都优于旧事物;

  (3)正义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力量的支持。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这是规律最根本的特点。

  一、矛盾

  概念: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稳中有降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对立统一,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1. 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或根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含义:

  (1)相互依存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相互贯通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2. 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3.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的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1)统一: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双方的本质属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