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八(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第三部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7%  56分左右)   序论:   一、邓小平理论   1.形成条件   1)时代背景:时代主题变化,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   A.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B.在时代主题发生转换的同时,战后逐渐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使当代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历史条件:中国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别国社会主义经验教训   ①中国和②其他国家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3)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实践,现

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动力:改革(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 )

  外部问题:和平外交(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     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坚持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战略步骤:三步走(提出基本实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强调作为工作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3地位评价

  1)地位:第二次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就是说这一理论在结合时代牲和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是牢固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阵地上,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中。

  2)评价:当代中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理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阵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②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的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④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科学体系。

  题: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

  2.试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