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三、简答题   1.简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包括:   (1)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现代性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其中的百分之八十是官僚垄断资本,百分之二十是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因此,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国家所有,以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并鼓励其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对于占国民经济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要慎重地、逐步地和积极地引导向合作社经济方向发展。新民主主

状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同国家经济政策、同国营经济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因此,只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③ 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的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土地改革后,广大个体农民为避免重新两极分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也必然将分散的农业和手工业及时引导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上来。

  3.试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巨变。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1956年,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完成消灭私有制的壮举,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和社会的巨大动荡,反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空前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