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第十五章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十五、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记忆口诀 ▲中马、马中、一毛二邓 关键词组 ▲飞跃 答题要点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2.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 记忆口诀 ▲邓小平理论形成 关键词组 ▲邓
十五、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 |
记忆口诀 | ▲中马、马中、一毛二邓 |
关键词组 | ▲飞跃 |
答题要点 |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
2.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 | |
记忆口诀 | ▲邓小平理论形成 |
关键词组 | ▲邓小平理论形成 |
答题要点 | A.邓小平理论是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B.随着和平与发展转换成为时代的主题,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浪潮,世界范围的竞争,从军事转向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 C.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并对之做出科学的分析,及时而正确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转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3.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 |
记忆口诀 | ▲历史条件 |
关键词组 | ▲历史条件 |
答题要点 |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由盛转衰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
4.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 |
记忆口诀 |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
关键词组 | ▲发展阶段 |
答题要点 | A.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B.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C.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D.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 |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
记忆口诀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关键词组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答题要点 | A.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B.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