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必看邓论论述题六(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形式的存在,使得分配制度上也必然存在按劳分配以外的
具体措施为:
一是依法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提高保险费征缴率;
二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三是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和服务。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之外,还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存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必须在实行按劳分配之外,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人收入的方式有:
第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即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
第二、资产收益,即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获得的资产收益,如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的方式向资金需要者提供资金,取得红利、股息、利息和分享收益,劳动者购买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第三、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包括凭借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或入股、信息咨询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第四、按投资得到的利润收入,即私营企业主和外资及港澳台投资的企业中的企业主投资获得的利润收入。
第五、按经营成果分配,即公有制企业由于生产、销售等经营状况较好而取得的收入。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和按劳分配结合起来。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为前提。因为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者的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涉及价值的源泉问题,而只是属于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在承认劳动差别,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联系起来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真正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更多的可供分配的价值。
 - 相关“2016年江西成考必看邓论论述题六(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