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必看邓论论述题九(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试论邓小平关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揭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1)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的东西。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

的基本方略提出来,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治国方针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有序进行。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需要有秩序地运转,市场主体的活动方式需要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关系需要正确处理,这一切都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使之被严格遵守和执行。

  (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法治是文明的体现。

  (5)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是我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要做到这一切必须实行依法治国,这是历史的经验。

  3、试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基本内容和原则。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①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难以克服现行体制的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②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不能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前发展。

  ③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分长远的总目标和近期的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的目标是三条:

  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②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近期目标也是三条:

  ①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

  ②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①健全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②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推进机构改革。

  ④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⑤维护安定团结。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

  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