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必看毛概论述题二(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试述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  (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制定了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对中

地向西方国家学习,怎样热烈地向它们表示友谊,还是不能得到它们的同情和支持。

  ③事实上,袁世凯就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2)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

  ②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

  ③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当密切。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

  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试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具备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发展一直很慢,但在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比较迅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品输入量减少,出口量增加,中国外贸逆差额逐年下降;中国近代工业,其中主要是轻工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资本集中趋势日益明显,拥有千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开始形成。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

  ①中国无产阶级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