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必看毛概论述题八(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试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巨变。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1956年,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

的大小必须和国力相适应。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还必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3)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例如毛泽东提出了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思想。这些思想为后来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4)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处理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矛盾,使国家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毛泽东进行了深入探索。这方面的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尤其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运用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试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1)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可以经过社会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而向前发展的。

  (2)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有两类社会矛盾存在,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大量的、普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应该不同。一般说来,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3)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