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哲学辨析题复习二(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0、世界统一于存在。(错)  答:存在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字眼,可以理解为,可以认为物质存在,也可以意识存在,因此这个命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的命题。具有明显的折中调和的特性,实质是一个二元论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统一性,明确指出世界统一于物质。  1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而总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错)  答:上层建筑,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来体现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可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也可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判断的标准主要看,它服务的经济基

勇于改革,勇于实践,从而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改革开放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大的基本原则方面,邓小平始终强调是社会主义。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错)

  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之一。

  16、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对)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生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依据:

  第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要求。

  第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要求。

  第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17、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错)

  一个国家的性质、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是这个国家的国体。

  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这个国家的政体。

  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