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名师复习四(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学习目标: 本章共14篇文章,其中文言文8篇,白话文6篇;其中精读文章8篇,泛读文章6篇。通过14篇议论文的学习,要求掌握:(1)议论文的基础知识;(2)提高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3)了解有关作者和专书的知识。 2,学习建议 (1)认真阅读课文,课文的内容要熟练掌握;尤其是文言文要能读懂,读通; (2)认真阅读课文后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一定要吃透,考试的题目大多是从这两部分的内容出的; (3)一定要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并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
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
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
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
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孔子得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
3,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破中有立。
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孔子的三段议论。冉有三段话:报告事实,推卸责任,为季氏辩护。孔子抓住冉有的三段话,一一加以驳斥。并在驳论中正面阐述自己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
本文论据
历史事实论据:“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现实事实论据: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冉有,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名人名言论据:“周任有言”。
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
比喻句: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排比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反诘句:“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注:反诘句是反问句中的一种,反问句后面不说出答案的句子为反诘句。反诘句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义。
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柙,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比喻颛臾被消灭。
将冉有,季路比喻看守虎兕与龟玉的人,虎兕出来行凶,龟玉被毁,是看守者的失职。
理解下列成语
开柙出虎;负责看管的人失职,或放纵坏人。
分崩离析: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
季孙之忧:引起忧患的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4)祸起萧墙:灾祸是从内部产生的。
《重点段落分析》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
2,“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见《_学习要点》5.
论据:属于理论论据(名人名言)。
4,论证方法:演绎法。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文章)
《作家作品》
孟子:(1)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
- 相关“江西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名师复习四(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