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一(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季氏将伐颛臾》 1.作家作品: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3)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具体来说,他提倡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 2.课文要点: (1)文章体裁:这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的记言散文。(2)文章主旨:文章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证的说服力。
①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②现实事例:a.“且在邦域之中矣”、b.“是社稷之臣也”、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③名人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9)修辞手法:①比喻、②排比、③反诘等。
①比喻: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冉有、季路辅佐季氏的失职。
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双重比喻。第一层:孔子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虎兕出于柙”喻比季氏对颛臾发动战争,“龟玉毁于椟中”喻比颛臾在鲁国境内被消灭。第二层:孔子把冉有、季路比喻成看管人。老虎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珍宝被毁在匣子里,是看管人没有尽到责任;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季路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
②排比:“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③反诘:a.“求!无乃尔是过与?”b.“何以伐为?”c.“则将焉用彼相矣?”d.“是谁之过与?”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文章意蕴,强化了论辩力和感染力。
(10)由本文引伸出来的成语:a.“既来之,则安之”、b.“分崩离析”c.“祸起萧墙”、d.“开柙出虎”、e.“季孙之忧”。
 - 相关“江西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一(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